SYSE11-01-060-03-02-02-02前置傳感器
SYSE11-01-060-03-02-02-02前置傳感器頭的使用壽命;前置器有接線容錯保護功能,防止因錯接線而損壞前置器;鎧裝結尾處和電纜接觸處有特殊結構,防止劃傷電纜線探頭線圈保護罩選用PPS工程塑料(耐溫250℃)與探頭線圈注塑成型,防止線圈鬆動,降低探頭溫度漂移係數探頭和探頭殼體連接處有特殊鎖緊鎧裝結構和密封裝置,可有效防止油汙從鎧裝和電纜或鎧裝和聚四氟保護管鍵滲出。
SYSE11-01-060-03-02-02-02前置傳(chuan) 感器:
感器廣泛應用於(yu) 電力、石油、化工、冶金等科研單位。對汽輪機、水輪機、鼓風機、壓縮機、空分機、齒輪箱、大型冷卻泵等大型旋轉機械軸的徑向振動、軸向位移、鍵相器、軸轉速、脹差、偏心、以及轉子動力學研究和零件尺寸檢驗等進行在線測量和保護。
Φ5 (2mm) | Φ8(2mm) | Φ11(4mm) | Φ25 (12.5mm) | Φ50 (25mm) | |
-2V~-18V | -7.87V/mm | -7.87V/mm | -3.94V/mm | -0.787V/mm | -0.4V/mm |
-4V~-20V | -8V/mm | -8V/mm | -4V/mm | ||
4~20mA | 8mA/mm | 8mA/mm | 4mA/mm | 1.28mA/mm | 0.64mA/mm |
線性量程、線性範圍、線性誤差、zui小被測麵積直徑
探頭直徑 (mm) | 線性量程 | 線性起始點 | 線性誤差 | zui小被測麵積直徑 |
Ф5 | 2 | 0.25 | ±1﹪ | Ф12 |
Ф8 | 2 | 0.25 | ±1﹪ | Ф18 |
Ф11 | 4 | 0.5 | ±1﹪ | Ф33 |
Ф25 | 12.5 | 0.63 | ±2﹪ | Ф68 |
Ф50 | 25 | 3.0 | ±2﹪ | Ф130 |
探頭殼體(ti) 內(nei) 部采用特殊結構,有效地將殼體(ti) 、膠、保護罩凝結成一體(ti) ;殼體(ti) 材料為(wei) 不鏽鋼,通常殼體(ti) 上有標準螺紋和兩(liang) 個(ge) 緊固螺母;為(wei) 了適應不同的安裝要求,備有光麵殼體(ti) 和不同尺寸、螺距的殼體(ti) 供選擇。
被測體(ti) 對傳(chuan) 感器係統的影響
▲ 傳(chuan) 感器係統的校準及其精度,取決(jue) 於(yu) 被測體(ti) 的一些特性:
u 被測體(ti) 材料
u 被測體(ti) 表麵尺寸
u 被測體(ti) 表麵磁效應
u 被測體(ti) 表麵平整度
u 被測體(ti) 表麵鍍層材質
▲ 被測體(ti) 材料對電渦流傳(chuan) 感器特性的影響
傳(chuan) 感器特性與(yu) 被測體(ti) 的電導率、磁導率有關(guan) 。當被測體(ti) 為(wei) 導磁材料(如普通鋼、結構鋼等)時,由於(yu) 渦流效應和磁效應同時存在,磁效應反作用於(yu) 渦流效應使得渦流效應弱,因此傳(chuan) 感器的靈敏度降低;而當被測體(ti) 為(wei) 弱導磁材料(如銅、鋁、合金鋼等)時,由於(yu) 磁效應弱、渦流效應相對強,因此傳(chuan) 感器感應靈敏度高。
下表列出同一套Φ8探頭傳(chuan) 感器測量幾種典型材料的輸出平均靈敏度:
AISI41410 7.87(8.0)mV/um
45#鋼 7.97(8.1)mV/um
不鏽鋼 10.41 mV/um
鋁 14.1 mV/um
銅 15.0 mV/um
▲ 被測體(ti) 表麵尺寸對電渦流傳(chuan) 感器係統特性的影響
由於(yu) 探頭線圈產(chan) 生的磁場範圍及被測體(ti) 表麵形成的渦流場都是一定的,這樣就對被測體(ti) 表麵大小有一定要求。通常,當被測體(ti) 表麵為(wei) 平麵時,以正對探頭中心線的點為(wei) 中心,被測麵直徑應大於(yu) 探頭頭部直徑的1.5倍以上;當被測體(ti) 為(wei) 圓軸且探頭中心線與(yu) 軸心線正交時,一般要求被測軸直徑為(wei) 探頭頭部直徑的3倍以上,否則傳(chuan) 感器的靈敏度會(hui) 下降,被測體(ti) 表麵越小,靈敏度下降越多。
被測體(ti) 的厚度也會(hui) 影響測量結果,被測體(ti) 中電渦流場作用的大小由頻率、材料導電率、導磁率決(jue) 定,因此如果被測體(ti) 太薄,將會(hui) 造成電渦流作用不夠,使傳(chuan) 感器靈敏度下降。一般要求被測體(ti) 使用厚度大於(yu) 0.1mm以上的鋼等導磁材料或厚度大於(yu) 0.05mm以上的銅、鋁等弱導磁材料,則靈敏度不會(hui) 受其厚度的影響。
▲ 被測體(ti) 表麵磁效應對電渦流傳(chuan) 感器係統特性的影響
電渦流效應主要集中在被測體(ti) 表麵,如果由於(yu) 加工過程中形成殘磁效應或淬火不均勻、硬度不均勻、金相組織不均勻、結晶結構不均勻等都會(hui) 影響傳(chuan) 感器性能。
API670標準推薦被測體(ti) 表麵殘磁不超過0.5微特斯拉。在進行振動測量時,如果被測體(ti) 表麵殘磁效應過大,會(hui) 出現測量波形發生畸變。
▲ 被測體(ti) 表麵平整度對電渦流傳(chuan) 感器係統特性的影響
不規則的被測體(ti) 表麵,會(hui) 給實際的測量帶來附加誤差,因此要求被測體(ti) 表麵應平整光滑,不應存在凸起、洞眼、劃痕、凹槽等缺陷。一般來說,對於(yu) 振動測量的被測表麵粗糙程度要求在0.4um~0.8um之間,對於(yu) 位移測量則要求在0.4um~1.6um之間。
▲ 被測體(ti) 表麵鍍層材料對電渦流傳(chuan) 感器係統特性的影響
被測體(ti) 表麵的鍍層對傳(chuan) 感器的影響相當於(yu) 改變了被測體(ti) 材料。鍍層的材質、薄厚會(hui) 略微改變傳(chuan) 感器的靈敏度。因為(wei) 探頭能探測到被測體(ti) 表層材質之下,其靈敏度會(hui) 受鍍層厚度及其特性的影響,一般要求鍍層一定要均勻,並且有一定的厚度。